1.電刷壓力調整不當
電刷壓力過小時會使電刷與集電環接觸不良,容易產生火花使集電環過熱,有時甚至燒蝕集電環使之出現麻點;電刷壓力過大時會使電刷與集電環的摩擦力增大,這不僅加劇機械磨損,而且會使集電環因摩擦發熱較多產生過熱。
解決的辦法:適當調整電刷與壓緊彈簧間的壓力。具體要求是各電刷所受壓力均勻穩定,其單位壓力一般在(15~25)kPa之間,各電刷之間的壓力差在平均值的±5%以內。另外,盡管隨著電刷的磨損壓緊彈簧能自動調整,使電刷壓力基本穩定,但仍需經常檢查電刷的工作狀態,確保電刷在刷握內能自由滑動,無卡刷現象與過熱現象發生。
2. 電刷與刷握的間隙不符合要求
電刷與刷握之間的間隙過小,會使電刷在刷握內上下自由滑動困難,甚至有可能卡住電刷;電刷與刷握之間的間隙過大,會使電刷在電機運轉時晃動,與集電環接觸不穩定,甚至使電刷“啃邊"。以上兩種情況都能夠使集電環過熱,還有可能使電刷與劇握側壁產生電流通路,出現電刷附焊。
解決的辦法:選擇恰當結構的電刷型式,清理刷握內表面與電刷外表面,使兩者配合良好。具體要求是:電刷的結構型式與刷握*,清理刷握內表面光滑平整無毛刺,其粗糙度小于3.0~3.2um;電刷外表面研磨光滑,并使電刷與刷握之間的寬度間隙為0.1~ 0.4mm之間,厚度間隙為0.05~0.3Omm之間。
一般使每塊電刷的載流量不超過80A。
校核電機與其拖動的機電設備的水平,調整好間隙。一般要求電機運行時,轉子軸向移動的間隙不超過軸徑的2% 。
對橢圓度超差的集電環進行削磨.使各環直徑之差不超過外徑的1%,不圓度小于0.06mm;對徑向偏擺超限的集電環進行修復,使集電環工作面的偏擺不超過O.03mm。
3.維護方面
及時清掃
及時清掃集電環表面與刷握內的碳粉;用干凈的白布蘸汽油擦集電環表面,使其保持潔凈光亮。防護罩上的灰塵,應及時清掃,可增加防護罩上的散熱孔,或用8號鐵絲另編防護罩取代原來的防護罩,以改善通風散熱的條件。此外,還要注意消除污染源。
及時更換電刷
當電刷磨去整個高度的三分之二時就要及時更換。更換電刷時要注意:①新電刷要與原來使用的電刷型號相同;
② 每次更換電刷的數目不宜過多.否則困新電刷的有效接觸面積減少,會使電流密度增大過多,一般要求每相上更換的電刷不超過該相電刷總數的1/4;
③ 新電刷要磨合工作面,磨合時可把0號砂布條包繞在集電環上,再裝上新電刷,然后轉動轉子使集電環上的砂布條旋轉,摩擦電刷的工作面,使其與集電環有3/4的接觸面。
及時維修集電環
及時維修集電環。在維修時,要視集電環損蝕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方法。如果集電環是灼傷痕深度小于1mm、損傷面積在20%下的輕度損蝕,則可先用細銼與油石打磨,然后用0號拋光砂布清除毛刺與麻點,*后用白布蘸少許機油對集電環表面精拋光。如果集電環的灼傷痕深度超過1mm、損傷面積超過20%,則應對集電環進行車磨,其中對容量不大的電機,可拆卸轉子上車床進行車削;對于容量較大的電機,轉子拆裝困難,可在軸伸端加裝一小輪盤(或直接利用負載傳動機構),然后用一臺小電動機拖動轉子旋轉,再用銼刀、油石進行較大強度銼磨。無論大小電機,其集電環在進行車削或銼磨后,再用0號砂布研磨工作面,然后用砂布背面或粗紙緊貼集電環表面進行拋光,*后用舊砂布或白布蘸少許機油對集電環表面進行精拋光.使維修后的集電環表面粗糙度在1.2um左右。
電刷 電刷的定義:電刷的定義:GB/T2900.7-1996中5.1電刷brush的定義為:與運動件作滑動接觸而形成電連接的一種導電部件。
我國行業*標準《JB/T4003-2001電機用電刷》中把電刷分為四大類:1.石墨電刷;2.電化石墨電刷;3.樹脂粘合石墨電刷;4.金屬石墨電刷。